手机扫一扫 关注我们
国内第一家全国性专业刑事
法律服务平台

对以盗窃与诈骗相互交织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发布:2023-03-02 10:57浏览:案例来源:刑事审判参考刊文要旨



《刑事审判参考》第492号案例:朱影盗窃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朱影,女,1963年3月20日出生,小学文化,无业。因涉嫌犯诈骗罪于2008年1月25日被逮捕。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朱影犯诈骗罪向环翠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被告人朱影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环翠区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

       2007年11月1日11时许,被告人朱影伙同李夏云(另案处理)到环翠区羊亭镇港头村王本香家,以驱鬼为由,诱骗王拿出人民币430元及价值人民币1840元的黄金首饰作为道具,交给被告人 “施法驱鬼”。 朱影将上述财物用纸包好后,在“施法”过程中,乘被害人王本香不备,用事先准备好的相同纸包调换装有财物的纸包,待“施法”完毕,将该假纸包交还被害人,并嘱咐3 日后才能打开,随后将被害人的上述财物带离现场。

       2007年11月某日及同月 17日,朱影伙同李夏云又先后到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子村丛日芬家中、 南曲阜村于立芳家中,采用上述相同手段,骗窃丛日芬人民币1500元;骗窃于立芳人民币4300元及价值人民币3220元的黄金饰品。
 

       综上,被告人朱影共参与作案3起,犯罪金额为人民币11,290元。

       环翠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朱影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 目 的,采用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朱影与他人共同犯罪过程中, 先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欺骗他人拿出财物,后又乘机采用调包的手段窃取该财物,欺骗行为与盗窃行为联结,但其非法取得财物的主要方式是秘密窃取,蒙蔽他人的行为并不直接获得所要非法占有的财物,而只是为实现盗窃创造条件,故其行为不应认定为诈骗罪。 公诉机关指控朱影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 充分,但指控其犯诈骗罪的罪名不当,予以变更。 被告人朱影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可酌情从轻处罚。 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 第五十二条、 第五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朱影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朱影未提出上诉,检察机关亦未抗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二、主要问题
       行为人采用欺骗与秘密窃取相互交织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还是诈骗罪?
 

       三、裁判理由
       判断交互采用欺骗与秘密窃取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性质,主要是看行为人非法取得他人财物的决定性手段是秘密窃取还是欺骗而得。

       诈骗罪与盗窃罪都属于以非法占有为 目 的的侵犯财产犯罪,从犯罪构成来说,两罪的主要区别在行为特征上:诈骗罪是行为人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诈欺方法,使财物的所有者、 保管者或者经手者产生认识错误,从而“自愿”将财物交与行为人;盗窃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为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经手者发觉的方法,秘密将财物取走。 据此,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一般不难。但是,当犯罪人为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交互采用欺骗与秘密窃取的多种手段和方法的,则容易产生定性上的分歧。 本案公诉机关起诉指控的罪名与法院判决认定的罪名并不一致,体现了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的定性尚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需要予以澄清。

       我们认为,在交互使用欺骗与窃取手段的侵财案件中,认定行为的性质是盗窃还是诈骗,关键是看行为人获取财物时起决定性作用的手段是窃取还是欺骗。若采用 “虚构和蒙骗” 的直接手段取得他人财物的,应认定诈骗罪;若采用 “秘密窃取” 为直接手段取得他人财物的,则应认定盗窃罪。

       就本案而言,首先,本案被害人没有处分财产的意思和行为。 诈骗罪是一种交互型犯罪,被害人是否具有处分财物的意思和行为,是区分诈骗还是盗窃的客观标准。 诈骗罪中的受骗人的处分行为,必须是基于认识错误,而认识错误的产生是由于行为人的欺骗行为,处分意识具有三个特征: ( 1 )处分对象明确性,即被害人基于此错误认识产生处分特定财物的意思;(2)处分外在形式自愿性,即被害人在错误认识的指导下“自觉自愿”地处分特定财物;(3)处分结果明晰 I生,即被害人明确知道处分特定财物就是转移财物控制权。 处分行为则意味着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第三者占有,即 由行为人或第三者事实上支配财产,并不要求受骗人将财物的所有权处分给行为人。 至于受骗人是否已经转移给行为人或第三者占有,一方面要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判断,认定受骗人是否已经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第三者进行事实上的支配或控制;另一方面,受骗人是否具有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第三者支配或控制的意思。而在盗窃罪中,被害人既没有处分财物的意识, 也没有处分财物的行为。 本案中,被害人暂时交付财物的目的是让被告人利用财物 “施法驱鬼” ,虽然形式上财物已经交付被告人实际持有不在被害人手中,但仍在被害人法律意义上的控制范围内。 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行为过程均发生在被害人的家中,被害人对于其家中的财物当然具有实际的控制,被害人即使将财物交给被告人,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被害人仍然支配和控制着该财物,即被害人暂时交付财物而没有转移财物控制权。 因此,这种交付不能认定为具有处分财物的意思和行为。对被害人来说,被告人趁被害人不备调包取走财物,被害人当时不知情、 事后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财物在被告人手中暂时持有,但被害人既在主观上没有让被告人取得财物控制权的意思,客观上被告人也没有取得财物的实际控制,被害人仅是让其利用财物 “施法驱鬼” ,并不带走财物,因而被害人虽然受骗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具有将财物转移给被告人支配与控制的处分意思和行为。 被告人取得财物的支配与控制完全是后来的掉包秘密窃取行为所致。如果说被告人的行为成立诈骗罪,则意味着被告人接到财物时便成立诈骗既遂, 即使被告人事后将财物还给被害人,也属于诈骗既遂后的返还行为,这恐怕与法理不合。

       其次,被告人非法取得财物主要是以掉包的秘密窃取手段来实现的。 被告人以 “施法驱鬼” 诱使被害人将财物作为道具交给被告人,属于欺诈的性质,但被告人并非依靠该欺诈行为直接取得财物,而这只是为其之后实施秘密窃取行为创造条件。 其对财物只是暂时持有,被告人 “施法驱鬼” 时,被害人仍然没有失去财物占有权,随时可以让被告人停止施法交还财物。 因此,通过欺诈取得对财物的暂时持有,不是被告人的目的行为,而只是其实现占有财物目的的辅助手段行为。相对于前述欺诈行为而言,被告人的 “调包” 行为属于秘密窃取的性质。 其秘密性体现在: (1 )主观认识上的秘密性,即该调包手法,被告人在主观上不想让被害人知道;(2)手段上的秘密性,即该调包手段不为被害人所知;(3 )结果上的秘密性,即调包后被害人并不知财物实际已经被被告人所控制。 可见,正是被告人实施的 “调包”这一秘密手法,使得本案财物从被害人手上转移到被告人手上,因而被告人最终通过调包手法取得财物控制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秘密窃取的行为特征。
 

       综上,法院认定被告人朱影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是正确的。
 

       (执笔: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焦卫审编:最高人民法院刑四庭耿景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