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关注我们
国内第一家全国性专业刑事
法律服务平台

上海市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发布:2022-08-04 10:46浏览:案例来源:网络刑事法规

       为确保上海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结合上海刑事司法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一部分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书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二、对于认罪认罚案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审理方式
       (一)对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适用速裁程序进行独任审判。
       (二)对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由合议庭进行审判。
       (三)对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其他案件,可以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由合议庭进行审判
       对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认罪案件,虽不符合本条上述规定,但符合简易程序条件的,仍可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三、下列案件应当慎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一)危害国家安全、涉恐怖主义及涉黑涉恶案件;
       (二)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惯犯或以犯罪为常业的案件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累犯、再犯的案件
       (五)其他应当慎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案件
 
       四、办理认罪认罚案件,要坚持依法原则。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及《办法》规定的程序,依法决定是否从宽、如何从宽,做到于法有据
 
       五、办理认罪认罚案件,要坚持自愿原则。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充分了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程序规定及法律后果,自愿认罪认罚
 
       六、办理认罪认罚案件,要坚持协商一致原则。人民法院应充分尊重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意愿,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与被害人达成的谅解协议、被告人的认罪具结及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除《办法》及本《细则》另有规定外,原则上要予以认可。
 
 
       第二部分贯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主要工作机制
       一、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法律帮助及辩护权的保障
       (一)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按照《办法》的规定通知值班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但下列情形除外: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书面拒绝值班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已经委托辩护人的;
       3.已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的
 
       虽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绝法律帮助,在签署具结书时,人民检察院应当通知值班律师到场见证具结书的签署过程。
 
       (二)根据《办法》第十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建议人民法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案件,应当随案移送下列材料
       1.听取值班律师或者辩护人意见的材料;
       2.证明犯罪嫌疑人签署具结书时者值班律师或者辩护人在场的材料;
       3.值班律师、辩护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三)对提起公诉前值班律师已经为被告人提供过法律帮助的,人民
       法院可以不再提供值班律师,但下列情形除外
       1.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审查起诉阶段提供的法律帮助尚不足以使被告人充分了解认罪认罚制度的程序规定和法律后果的
       2.被告人主动要求人民法院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
 
       (四)各法院应当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的协商通过设立值班律师窗口或值班律师专线等方式,确保被告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各法院在送达起诉书副本时,应当将律师窗口或者律师专线的情况书面告知被告人。
 
       (五)人民法院应当将本院设立的值班律师窗口或值班律师专线的情况通报相应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需听取值班律师意见的,可以通知相应人民法院设立的值班律师到场。
 
       (六)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对法律规定应当通知辩护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
 
       二、关于量刑建议和从宽限度的把握
       (一)人民检察院同意对被告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的,应当在起诉中写明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情况,提出量刑建议,同时移送被告人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二)量刑建议应当包括主刑、附加刑,并明确刑罚执行方式。对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各种量刑情节已经充分显现、定型,人民检察院可提出确定刑期的量刑建议:
 
       1.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以犯罪数额或数量作为量刑主要依据的;
       2.侵害公民人身或者民主权利案件中,被告人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3.侵害公民财产权利案件中,被告人已全额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的;
       4.其他案件中,被告人作出赔偿、补偿,使社会关系获得社会公众普遍认同的有效修复的。
 
       (三)对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但出现下列情形时,应当与检察机关进行沟通,说明理由,建议检察机关调整量刑建议:
 
       1.与同类案件或分案处理的其他案件相比,量刑明显不平衡的;
       2.审理过程中发现检察机关遗漏足以影响量刑的情节的;
       3.审理过程中出现新的足以影响量刑的情节的。
 
       (四)审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综合案件情况,统筹把握从宽幅度,防止各量刑情节的简单加减。兼有多个从轻、从宽情节的,从宽的刑罚量般不得多于基准刑的二分之一;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且已履行完毕的案件,从宽的刑罚量可适当增加;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对于《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及相关实施细则尚未规定的案件,基准刑可以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同类案件予以确定并报高院备案。
 
       三、关于证据标准
       (一)办理认罪认罚案件要做到主要犯罪事实清楚,主要证据确实充分。
       (二)主要犯罪事实是指与犯罪构成以及重要量刑情节有关的事实包括:犯罪主体,犯罪的对象、手段、后果,影响量刑的主要情节。对犯罪的具体时间、地点和作案细节无法查清,但不影响犯罪事实成立的,可以概括表述。
       (三)主要证据确实充分是指主要犯罪事实和量刑事实都有相关证据证实;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无矛盾或矛盾得以合理排除;取证程序符合法律规定。
 
       对证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不能排除合理怀疑的,不得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1.证据存在严重缺陷;
       2.证据之间存在重大矛盾
       3.可能存在刑讯逼供或者其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取证情形的。
 
       四、关于社会调查
       人民检察院建议适用非监禁刑罚的案件,应当随案移送社区矫正机关的调查评估报告。对人民检察院已经委托调查评估,但书面结果尚未反馈的,人民检察院可以通知司法行政机关在一审庭审前将书面调查评估报告直接送人民法院。
 
 
       对人民检察院未建议适用非监禁刑罚,但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对被告人可能需要适用非监禁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符合非监禁刑适用条件且无需委托调查评估的,可以直接对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罚。
 
       五、关于调解与和解
      《办法》第七条规定,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听取被害人及其代理人意见,并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作为量刑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上述规定人民检察院建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应当随案移送听取被害人及其代理人意见的相关材料;对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应当同时移送和解协议或者其他相关材料。
 
       第三部分关于速裁程序的适用
       一、关于程序的审查和启动
       人民检察院建议适用速裁程序的,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起诉书时明确告知被告人适用速裁程序的条件、法律后果及相关权利义务,听取被告人是否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意见。相关权利告知可以采用格式化文书。
 
       被告人不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人民法院应当书面告知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并根据案件情况分别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进行审理
 
       二、关于集约化审判
       对速裁案件一般应当实行集中起诉、集中审理,并保证庭审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三、关于庭审的简化
       (一)当事人身份核对和权利告知可在庭前进行,但询问被告人、排护人是否申请回避应当当庭进行
       (二)庭审过程中,公诉人可简要宣读起诉书(简要说明指控事实证据、定性、罪名)及量刑建议。
       (三)根据案件情况,法庭审理可以简化,但以下三个环节不得省略
 
       1.被告人是否自愿认罪认罚,是否明确知悉相关法律后果;
       2.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是否有异议,是否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
       3.最后陈述。
 
       四、关于程序转化
       (一)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转为简易程序继续审理:
       1.被告人、辩护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证据无异议,仅对罪名提出异议的,或者仅对量刑提出异议且无法达成新的量刑具结的
       2.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人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明显不当,建议人民检察院调整,人民检察院不同意调整,或者调整后人民法院仍然认为明显不当的
       3.无法在《办法》规定的期限内审结的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继续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结的;
       1.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提出异议,在审理过程中达成新的量刑具
       2.在审理过程中产生或者发现新的足以影响量刑的情节,人民检察院与被告人达成新的量刑具结的
       3.人民法院发现人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不当,建议人民检察院调整人民检察与被告人达成新的量刑具结的
 
       (三)对符合《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情形的案件应当转为普通程序重新审理。
       对转为普通程序的案件,应当按照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重新审理。
 
       五、关于速裁程序的二审
       (一)对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的,审法院应当立即将相关材料移送二审法院,二审法院应当立即立案。对因上诉可能会导致余刑在三个月以下的案件,应当抓紧审理。
       (二)对适用速裁程序作出的第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案件,二审原则上不开庭审理,但应当提讯上诉人。
 
 
       第四部分附则
       一、原速裁程序试点工作中“两高三部”发布的相关规定,可以继续适用,但《办法》或本《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