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关注我们
国内第一家全国性专业刑事
法律服务平台

青岛市认罪认罚刑事案件办理流程(试行)

发布:2022-08-04 10:45浏览:案例来源:网络刑事法规

       为确保青岛市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依法、稳妥、积极、有序开展,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青岛市刑事司法工作实际,制定本流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适用条件和内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签署具结书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是指其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罪名认定提出异议的,不影响认罪的认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罚,是指其对检察机关建议判处的刑罚种类、福度及刑罚执行方式没有异议并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予以确认。
 
       从宽处理是指对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可以适用自首、坦白、自愿认罪、侮罪认罚、取得谅解和解等法定、酌定从宽情节,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作为犯罪处理:对于依法可不监禁的,尽量适用缓刑或者判处管制、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
 
       第二条【遵循原则】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坚持下列原则
       遵循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确保司法公正。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考虑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结合认罪认罚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从宽以及从宽幅度,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确保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坚持罪责刑相适应.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后果,认罪认罚的具体情形.依照法律规定提出量刑建议,准确裁量刑罚,确保刑罚的轻重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坚持证据裁判、依照法律规定收集、固定、审查和认定证据,合理运用证明标准和证据规则认定事实,坚持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程序公正原则。
 
       第三条【证据裁判】办理认罪认罚案件,须认真核实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自愿性、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据,查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份,防止代人顶罪、冒名顶替。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但案件事实仅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支持的,或经查案件事实不清、在案证据不能排除合理怀疑的,应当坚持疑罪从无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系自愿认罪认罚,但犯罪手段隐蔽或证据提取、固定困难的案件,证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的基本证据确实充分,可以排除合理怀疑且达到内心确信的,一般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第四条【适用范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原则上适用于刑法规定的所有罪名,包括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案件。
 
 
        第五条【不适用情形】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认罪认罚制度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为不构成犯罪的;
       (四)其他不宜适用的情形
 
       第六条【慎重适用情形】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慎重并严格把握
       (一)侵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对国家和社会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认罪不足以从轻处罚的;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性质恶劣,作案手段残忍,社会危害严重,认罪不足以从轻处罚的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恶性深,系惯犯或累犯,认罪不足以从轻处罚的;
       (四)其他应当慎重适用、严格把握的犯罪。
    
       第七条【协调配合机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当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告知作为办案的必经程序;看守所应当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宣传作为羁押对象谈心谈话的主要内容,最大限度地提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影响力。
 
       办案机关应当依照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完善工作协调沟通机制,建立专人联络、定期通报、联席会议等制度,应当注重信息互通、情况反馈、数据统计,确保刑事诉讼各环节的快速衔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章权利保障
 
       第八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保障】办理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能够及时获得有效法律帮助,确保其在了解认罪认罚的性质、律后果和可选择适用的诉讼程序的基础上,自愿认罪认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语法律援助的权利,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符合应当通知辩护条件的,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法律援助机构在接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书面通知后三日内应当指派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辩护
 
       第九条【法律援助】办理认罪认罚案件,涉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援助相关权利和程序,应当严格遵循刑事诉讼法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进行。
 
       第十条【法律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没有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值班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客询、程序选择、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程序及实体上的法律帮助。
 
       没有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绝接受法律帮助,坚持自愿认罪认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允许,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书面声明记录在案并签字确认。
 
       第十一条【法律帮助的形式】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根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看守所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值班律师名册,通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派驻值班律师、及时安排值班律师等形式提供法律帮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看守所应当为值班律师制发有效证件、开通认罪认罚“绿色通道”,为其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工作场所和必要办公设施,简化会见程序,保障值班律师依法履行职责。
 
       第十二条【瓣护人、值班律师诉讼权利义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值班律师应当按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看守所及法律援助机构规定的时间参加诉讼活动,以保证案件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审结。值班律师可参照刑诉法关于辩护人的规定,享有会见、阅卷、参与调解及出庭辩护等权利。
 
       第三章侦查
       第十三条【侦查阶段权利告知】在侦查过程中,侦查机关应当书面告知犯罪嫌疑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听取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的意见,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的,应当记录在案并附卷。
 
       犯罪嫌疑人向看守所工作人员或者辩护人、值班律师表示自愿认罪认罚的,有关人员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办案单位,办案单位应当及时向犯罪嫌疑人予以核实。
 
       第十四条【附民调解前置】办理的案件涉及侵害公民人身、民主或财产权利,被害人有赔偿要求或犯罪嫌疑人主动要求赔偿的,侦查机关应当积极督促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及时退赃、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进行附民调解工作。对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的,应当将和解协议、谅解书及退赃、赔偿的相关材料附卷并随案移送。调解、和解、退赔情况可作为采取强制措施的依据。
 
       第十五条【司法确认】双方当事人在侦查机关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的,或双方自行和解后将和解协议提交侦查机关的,侦查机关应将调解、和解协议提交法院进行司法确认。
 
       第十六条【保全措施】办理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侦查机关对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涉案财物随案移送的,应当核实其来源、性质、权属,并提出相应处理意见。
 
       第十七条【撤销案件】对民间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情节轻微的危险驾驶等轻微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认罪认罚、积极赔偿、取得谅解,可不做犯罪处理的,侦査机关可以撤销案件,并报侦查监督机关。
 
       第十八条【案件移送】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侦查终结后,侦查机关一般应当集中移送审查起诉。
 
 
       第四章审查逮捕
       第十九条【不捕情形】对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可以在审查逮捕阶段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或者不予逮捕决定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二)对提(报)请逮捕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自愿悔罪并接受处罚;
       (三)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①规定的应当逮捕情形。
 
       第二十条【社会危险性】侦查机关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作为其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的重要考虑因素,对犯罪嫌疑人已经认罪认罚,经审查无社会危险性的,侦查机关依法不再提请逮捕。
 
       对犯罪嫌疑人已经认罪认罚,侦查机关仍以犯罪嫌疑人具有社会危险性情形提请逮捕的,除应当移送证明犯罪嫌疑人具有法定社会危险性情形的证据及分析说明外,还应当将犯罪嫌疑人的认罪认罚情况在提请批准逮捕书中予以说明。犯罪嫌疑人已委托辩护人的,侦查机关应当将辩护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一并移送。
 
       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的评估,一般应由侦查机关核实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后,委托当地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并将报告附卷,作为采取、变更强制措施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审查逮捕阶段权利告知】人民检察院办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审查逮捕案件,应当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并就下列事项听取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的意见,并记录在案:
 
       (一)提请逮捕的罪名及适用的法律条款;
       (二)人民检察院根据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情况可能依法作出不捕决定
      (三)不捕决定作出后,一旦出现犯罪嫌疑人翻供、串供等应当逮捕的情形,人民检察院将依法重新作出速捕决定
 
       对有被害人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听取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的意见,并将犯罪嫌疑人是否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作为其有无社会危险性或者社会危险性程度大小的考虑因素。
 
       第二十二条【非羁押替代措施】侦查机关对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不再提请逮捕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捕决定,人民检察院可以建议有条件的侦查机关适用电子监控等非羁押替代措施,保障刑事诉论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三条【跟踪监督】对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依法作出不捕决定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建议侦查机关尽快侦查终结,及时移送审查起诉,并做好案件的跟踪监督。
 
 
       第五章审查起诉
       第二十四条【审查起诉阶段权利告知】在审查起诉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在向犯罪嫌疑人送达权利义务告知书时,应当告知犯罪疑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
 
       第二十五条【附民调解及被害人权利保障】办理的案件涉及侵害公民人身、民主或财产权利,被害人有赔偿要求或犯罪嫌疑人主动要求赔偿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进行调解工作,并将调解结果以及被害人的意见作为提出量刑建议的依据。
  
        第二十六条【司法确认】双方当事人在人民检察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的,或双方自行和解后将和解协议提交检察机关的,检察机关应将调解、和解协议提交法院进行司法确认
 
       第二十七条【证据开示】审查起诉阶段,公诉机关可以依据被告人、辩护人、值班律师申请,将案件的主要证据向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出示,征求其对证据有无异议,并记入笔录。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有异议并能说明合理理由的,公诉机关应予退查。
 
       第二十八条【审查起诉阶段听取意见和具结书签署】犯罪嫌疑人自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一般应当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必要时可以进行同步录音录像
  
       如果犯罪嫌疑人明确表示不需要辩护人、值班律师在场,或者拒绝接受法律帮助,自愿认罪认罚,由犯罪嫌疑人在具结书中作出书面声明。必要时可以进行同步录音录像。
 
       认罪认罚具结书应载明下列事项
       (一)指控的罪名
       (二)量刑建议
       (三)认罪认罚后案件审理适用的程序;
       (四)其他需要载明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提起公诉和量刑建议的提出】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应当在起诉书中写明被告人认罪认罚情况,提出量刑建议,并同时移送被告人的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量刑建议一般应当提出相对明确的量刑幅度,包括主刑、附加刑,并明确刑罚执行方式,也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出确定刑期的量刑建议。建议判处财产刑的,一般应当提出确定的数额。量刑建议可以附条件,区分是否赔偿、取得谅解、退赃退赔等情节,提出不同幅度、不同执行方式的量刑建议。量刑建议为非監禁刑的,对已逮捕的被告人应附有判前调查评估报告。
 
       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协商,应依据量刑指导意见提出量刑建议。应当注意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同类型案件量刑建议的均衡性。
 
       第三十条【审查起诉阶段办案期限】对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一般应当在受理后十日内作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第三十一条【酌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适用于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形。对犯罪情节较轻、认罪认罚,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作酌定不起诉处理
 
       (一)犯罪嫌疑人属于未成年人、七十五周岁以上老年人,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不大的
       (二)犯罪嫌疑人属于初犯、偶犯,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不大的的
       (三)在亲友、邻里、同学或同事之间因琐事引发的犯罪中,犯罪嫌疑人真诚悔过、积极赔偿得到被害人谅解或双方达成和解并切实履行,社会危害不大的;
       (四)在群体性事件引发的犯罪中,属于一般参与者的;
 
       第三十二条【提起公诉】认罪认罚案件审查终结后,一般应当集中移送起诉。
 
       第六章审判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三十三条【案件受理】认罪认罚案件一般应当集中受理、集中换押、集中送达
 
       第三十四条【审判阶段权利告知】人民法院审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重点审查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向其送达认罪认罚专用的起诉书副本和权利义务告知书,告知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
 
       第三十五条【审理程序】人民法院审理认罪认罚案件,根据案件情况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审理。适用速裁程序和简易程序审理,应当经过被告人同意。
 
       第三十六条【自愿性审查】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审理案件,均应当庭核实被告人签署具结书的自愿性和真实性,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量刑建议是否有异议
       (二)被告人是否知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关规定
       (三)被告人是否清楚自愿认罪认罚的法律后果
       (四)被告人是否自愿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五)签署时有无值班律师在场;
 
       庭审过程中,法官除进行书面审查外,还应当结合被告人的语言、神态、表情等因素,综合认定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
 
       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仅对可能构成的罪名有所辩解,不影响认罪认罚自愿性的认定。
 
 
       第二节速裁程序
       第三十七条【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对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适用速裁程序: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二)被告人对指控罪名和主要犯罪事实均无异议;
       (三)被告人同意人民检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议
       (四)被告人同意适用速裁程序;
       (五)当事人对适用法律没有争议。
 
       第三十八条【程序启动】适用速裁程序,可以由公诉机关建议适用也可由法院征得控辩双方同意后决定适用。
 
       第三十九条【审理方式】速裁程序由审判员独任审判,送达期限不受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限制,可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庭宣判、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公诉人、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简要发表意见。宣判后,应当庭送达判决书。
 
       庭审可以采取远程视频开庭、多案集中开庭等方式,集中核实被告人身份,分别听取被告人最后陈述,集中宣判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个案分别开庭的方式。
 
       第四十条【审理期限】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在十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第四十一条【不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速截程序审理:
 
       (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的;
       (二)案件疑难、复杂,涉恐、涉黑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三)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但对指控的罪名有异议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对指控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有异的
       (五)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没有就附带民事赔偿等事项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的;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
       (七)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
 
 
        第三节简易程序
       第四十二条【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对于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二)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
        (三)被告人同意适用简易程序。
 
        第四十三条【程序启动】适用简易程序,可以由公诉机关建议适用也可由法院征得控辩双方同意后决定适用
 
        第四十四条【审理方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严格遵循刑事诉讼法关于简易程序的规定进行。法庭应当当庭核实被告人认罪认罚及适用简易程序的意见,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般应当当庭宣判,当庭送达判决书。但庭审中出现新的量刑情节、需要调查核实的除外。
 
       第四节普通程序
       第四十五条【适用普通程序的情形】对于不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的认罪认罚的案件,应当转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
 
       第四十六条【审理方式】合议庭应当在公诉人直读起诉书后,询问爸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的意见,核实其是否自愿认罪认罚,是否同意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否知悉认罪认罚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可以对具体审理方式作如下简化
       (一)被告人可以不再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供述。
       (二)公诉人、辩护人、审判人员对被告人的讯问、发问可以简化或者省略。
       (三)控辩双方对无异议的证据,可以仅就证据的名称及所证明的事项作出说明。合议庭经确认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无异议的,可以当庭予以认证。
       对于合议庭认为有必要调查核实的证据.控辩双方有异议的证据,或者控方、辩方要求出示、宣读的证据,应当出示、宣读,并进行质证
       (四)控辩双方主要围绕确定罪名、量刑及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认罪认罚案件,一骰应当当庭宜判,五日内送达判决书。择期宣判的,应当即时送达判决书
 
       第四十七条【程序转化】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审理的认罪认罚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转为普通程序审理
       (一)有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或其他情形导致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二)人民法院在审查过程中发现有权钱交易、放纵犯罪等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情形的,
       (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四)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审理的情形:
 
       第四十八条【共同犯罪的处理】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对指控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有异议但其他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对认罪认罚的被告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对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第五节量刑采纳及异议
       第四十九条【法院不采纳量刑建议的情形】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具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人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畸轻或畸重,经人民法院建议调整仍明显不一致的
       (三)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四)具有本办法第四十七条前三款规定的情形的
       (五)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第五十条【量刑异议】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人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被告人、辩护人对人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法院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同意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被告人、辩护人有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充分听取人民检察院和被告人、辩护人意见的基础上依法作出判决。
 
       第五十一条【认罪认罚程序倒转】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案件没有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但被告人在第一次开庭审理前表示自愿认罪认罚,或在法庭审理终结前表示认罪认罚,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适用条件的应当征询人民检察院同意后,在值班律师见证下签署具结书,或者将具结过程记入庭审笔录,必要时可休庭专门就量刑问题进行协商、具结,并适用本程序审理
 
       第五十二条【从宽幅度】对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认罪认罚案件,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从轻判处刑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确实需要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应当层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应当综合考量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时间、阶段、完整性以及稳定性等因素,从宽量刑幅度予以适当区别。认罪阶段越靠前、从宽幅度越大,即侦查阶段认罪优于审查起诉阶段、法庭审理阶段认罪 ,每查起诉阶段认罪优于法庭审理阶段认罪。
 
       第六节调查评估
       第五十三条【调查评估】对人民检察院未建议适用非监禁刑罚,但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对被告人可能需要适用非监禁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并根据调查情况径行判决。
 
       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对采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可不委托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调查评估。
 
       社会调查评估不是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必要条件,不因调查评估未作出而影响认罪认罚案件的办理,不因调查评估未作出而拒绝接收社区矫正人员。
 
       第五十四条【调查评估期限】对于认罪认罚案件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的,应在委托书上标注“认罪认罚”字样,受委托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优先快速办理。适用速裁、简易程序的案件,司法行政机美应当在收到委托书后五个工作日内完成;适用其他程序的案件,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委托书后十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评估并出具评估意见,及时反馈提交给委托机关。
 
       第七章文书制作
       第五十五条【文书标识】对拟提请批准逮捕、拟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侦查机关应当在提请批准逮捕书、起诉意见书中写明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情况。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意见书、起诉书统一在右上角标注认罪认罚”字样。人民法院送达起诉书副本、庭审笔录、审理报告、判决书均应统一在右上角标注“认罪认罚”字样。“认罪认罚”字样统一采用三号黑体字。
 
       第五十六条【卷宗标识】认罪认罚刑事案件的侦查卷宗及审判卷宗均应使用加盖或标注“认罪认罚”标识的封面进行装订。
 
       第五十七条【文书制作】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理,审理报告、判决书的制作可以从简。其中,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的可省去审理报告,速裁程序可适用表格式的判决书。
 
       第八章上诉、抗诉及二审程序
       第五十八条【上诉权】对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上诉的,应审查其上诉的真实原因,如为留所服刑等非正当理由上诉的,应第一时间协调看守所做好服判息诉。
 
       第五十九条【抗诉权】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认罪认罚案件审判活动的监督。对人民法院未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认为确有错误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反悔认罪认罚具结内容并对第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视情提出抗诉。
 
       第六十条【二审程序认罪认罚从宽的适用】第一审程序中被告人未认罪认罚,第二审程序中刑事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认罪认罚情况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但对刑事被告人的从宽幅度应与第一审程序中即认罪认罚的从宽幅度有所区别,具体程序参照关于第一审程序的规定进行。
 
       第六十一条【二审程序】第二审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不服适用速裁程序作出的第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经审理认为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原判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原判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重新审判。